当前位置: 首页>>政务要闻>>政务要闻>>正文
施甸“河长”治理江河湖库
2017-12-19 14:02 杨丽娟 施甸通讯

近年来,我县加快宜居家园建设步伐,一条条河流得到疏浚和美化,河里的垃圾逐渐减少,河流逐渐清澈。今年,河长制在施甸实施,让河流治理有了更有力的抓手。 

施甸境河流属怒江水系。2017年4月19日,施甸全面推行河长制。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13条(怒江、勐波罗河、施甸河、姚关河等),5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41条,水库83座(其中:中型水库2座、小(一)型水库11座、小(二)型水库70座),小坝塘119座,水库配套渠道175条纳入县、乡、村三级河长管理。15名县级河长,118名乡级河长、145名村级河长合力治理大小河流。 

按照“一河一策、一库一策、一塘一策、一渠一策”的要求,我县对每条河流、每座水库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研判,制定治理措施、管护计划,编制了《施甸县全面推行河长制行动计划(2017—2020年)》,从水资源、河湖水域岸线管理,水污染防治、水环境治理、水生态修复、执法监管几个方面提出了保护措施。确保每条河流,每座水库达到“水清、河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目标。 

目前,施甸河生态治理工程投资1.805亿元,施甸河大河头改造点91套(户)已完成征收和拆迁,征收房屋面积1.85万平方米。组织清洁员260人次开展了为期5天的施甸河坝区段专项清洁活动,对施甸河坝区段的垃圾、杂草和水面漂浮物进行全面清理。全县共投资近3亿元,实施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、自来水厂、污水处理厂、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、农村生活垃圾热解处理厂建设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项目。2016年,施甸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3.18%。县城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工程建成投运,日处理能力1万吨,建成污水管网46公里,雨水管网22公里。县城生活垃圾填埋场日处理60吨,并建有1座垃圾渗滤液处理站。2013年以来,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共投入8566万元,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9个,实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5个,畜禽污染治理项目1个。建成农村生活垃圾热解机6台,农村生活垃圾热解炉45座。在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下,施甸河流污染从源头上得到了遏制。 

今后,施甸河流治理力度将不断加大,“河长”治河将出重拳。比如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,严厉打击涉及河库塘渠的违法行为,编制重要饮用水源名录,严格控制水面率,全面取缔违法违规建筑和排污口。在山水林田系统治理上稳步实施退田还湿,发展“人放天养”养殖渔业,执行禁渔制度,保护河道纳入“村规民约”等,从制度上、管理上全面加强对江河湖库的保护。 

看到施甸河道慢慢变得干净起来,河岸美起来,经常到公园跳广场舞的徐女士感慨地说: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保护母亲河,守住绿水青山,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。现在国家、省、市、县都重视生态环境建设,我们个人更应当行动起来了,从不丢垃圾开始,做美好家园的忠诚卫士”。  

关闭窗口
主办:施甸县人民政府 
电话:8121411
运行管理:施甸县电子政务办公室
滇ICP备 12006145

滇公网安备 53052102000159号